內容來自sina新聞
以房養老?本地市民多不接受
漫畫/黃珂展
佛山日報訊 記者蔡聞佳報道:"以房養老",你會接受嗎?近日,國傢相關部門表示明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"以房養老"的試點。記者通過走訪瞭解到,目前高明尚沒有這種養老模式,而本地市民及業內人士均表示不太看好。
近日,國務院印發《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幹意見》。將"以房養老"作為完善養老服務業投融資政策的一項舉措。這一略顯生疏的名詞迅速成為社會討論熱點。據瞭解,多年前國內就有一些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嘗試"以房養老"的模式。
"以房養老"對於高明市民來說,完全是個陌生的概念。"以前也瞭解過這種模式,但在高明尚未有該種養老模式。"高明一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師說。
"還可以以房養老啊?這倒沒聽過。"今年55歲的市民羅軍目前擁有一套房產,雖然距離退休時間不遠瞭,但他坦言不會接受"以房養老"這種模式。
"現在房子這麼矜貴,怎麼能夠輕易把它按揭出去,怎麼都留給自己或子女用吧。"羅軍告訴記者,他兒子已經到瞭適婚年齡,目前的房子將計劃留給自己的兒子,或者出租收取租金。"實在需要養老,也可以考慮轉手套現的方式,沒必要按揭給銀行。"羅軍說道。
羅軍的意見代表著不少高明市民的想法。在記者采訪的15名本地市民中,有13名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接受"以房養老"模式,會將房子留給子女。而少數擁有多套房產的市民則表示可以嘗試。
對於"以房養老"的模式,本地金融業內人士則持相對保守的意見。業內人士表示,從現實意義來說,"以房養老"的前提是手裡有房。一般來說,手頭有2套以上房產的人可能更會考慮"以房養老",否則難以推行。
本地銀行理財師表示,一方面受制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,房子是傢族公司貸款率利比較或老人重要的財產,一般用於傳承,不會輕易出讓抵押。另一方面,目前商品房土地使用權隻有70年,金融機構不一定願意承擔這個風險。
該理財師表示,對於富足的老人傢來說,他們沒必要采用這種方式養老;對於捉襟見肘的老人傢來說,手頭的房子更顯矜貴,"逆按揭"會給傢庭徒增一些糾紛。
知多D 什麼是"以房養老"?
"以房養老"如何操作呢?具體是老人把已經付清貸款的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,金融機構通過數據統計和精算,綜合考慮房主的年齡、預期壽命、房產 若幹年後的價值等因素,定期發給房主一定數額的養老金。房主去世後,房產出售用於歸還貸款,其升值部分歸金融機構所有。
敬請關註"foshanleju"土信貸桃園新屋土信貸汽車貸款新北新莊汽車貸款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09-24/08523590599.shtml